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對台中試行參與式預算之觀察與諫言(一)



今年八月四日,台中市正式實施了第一個由政府推動的參與式預算計劃。距離市長林佳龍於四月所召開的記者會,不過短短的五個月的時間。雖然此次僅是試辦階段,也僅於中區一個區試行,但足以看出林佳龍市長的推動參與式預算,擴大更多市民參政的野望。

參與式預算,自1989年巴西工人黨在愉港開始推行後,不到短短的30年,就成為都市治理、民主深化的代名詞,全世界迄今有近1,500個都市實施。然而,對台灣而言,仍然顯得陌生。因此,當我們為林市長的魄力與行動力感到讚嘆時,也不禁對試行的質與量,報以更高度的關注與期待。

故而,我們也對目前試行之參與式計畫,提出一些觀察與建言,希望藉此能夠讓台灣的民主深化走得更加穩健:

觀察一:說明過份著重提案流程,忽略參與式預算精神之闡述

從 美國學者包柏提出強勢民主的概念後,引發許多人重新探討什麼樣才是民主的真諦。在主張參與式民主的學者眼中看來,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制度,更是一種生活方 式,選舉不能代表民主的全部,更不反映民主的實質,自由和個人的發展只能依靠公民在社會和國家事務中直接地不斷地參與才能實現。

「參與式預算」無疑的就是在這樣的政治思潮中誕生。故而,參與式預算最基進的精神,是在於重建民主的定義,建立新的公民參政的可能。其次,則是藉由激發民眾參與公眾事務的動力,進而達到校正政府施政與民眾真實需求之間的落差。

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台中市政府所試行之參與式預算,不管是目前廣發的傳單,或者是周一到周五早上於中區公所舉辦的「工作坊」,大多僅停留在宣導如何提案以及活動流程。對於參與式預算之精神,以及刺激民眾思考社區所面臨的困境,民眾如何「揪團」參與……等討論,都非常缺乏。

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整個參與式預算的活動設計,很容易讓民眾聯想到「這是不是另一種型式的標案,是不是該找專家參與?」,或者,把思考的心力集中在思考「100萬可以做什麼」,而不是去思考:「為什麼要有參與式預算?」、「社區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困難是什麼?」、「我們如何面對社區的困難?」、「我們能不能用這筆預算來解決社區困難」……等問題上。

因此,這樣的作法,就技術層面來說,的確完成了參與式預算的程序,但就實質上來說,卻可能產生與其精神相背離的狀況。

觀察二:缺乏促進民眾公共討論的設計

在許多探討「參與式預算」的文章中,各個實施參與式預算的城市,普遍面臨的問題即在於參與意願的低落。因此,如何面對這樣的難題,就成為推動參與式預算首要思考的問題。

以中國浙江溫嶺為例,就有先召開民主懇談會的作法。透過民主懇談會,讓民眾瞭解、參與,進而逐漸凝聚對社區問題的共識,以作為審議預算的基礎。

然而,在台中市政府目前於西區所試行的參與式預算中,工作坊的設計僅是被動等待個別市民問詢。 客廳說明會勉強是一種主動出擊,但除客廳說明會外,幾乎沒有其他促進市民公眾討論的設計。這也使得民眾參與意願無法有效拉高。

此外,不同社群間,對於社區所共同面對問題的看法與解決方案,必然有所不同。因此,應該要能夠設計足夠多的討論機會,讓不同社群的聲音,可以相互激盪、甚至 辯論。而目前,僅在第二階段設有一場「住民會議」可以提供這樣跨社群的討論機制。如此一來,不管是討論的質與量,顯然都有所不足。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