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讀者投書】當專家在參與式預算

作者:吳柏瑋(新北市民)

過去,台灣多數民眾習慣屈服於專業者的學術霸權之下,往往在各種討論中學術者的言論宛如聖旨,造成一般民眾聽不懂甚至產生害怕發言的情況,對於相對弱勢的族群來說,在面對專業霸權時所產生的距離感,會讓相對弱勢產生「交給專業」的想法,回到過去依附專業人員的菁英決策方式,主動將自己排除在權力主體外,甚至放棄參與討論。

在新店某個參與式預算運作中,第一場工作坊在專業者發言之後,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居民的參與意願降低,甚至有人認為「那就給專業人員執行就好啦! 為何需要討論?」,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在面對專業者的權威前,一般民眾會產生「人微言輕」的自卑感,進而選擇從發言者退縮為聆聽者,放棄發表言論的機會。

在這場參與式預算工作坊中,我可以明確地發現,當參與式預算中出現了相對強勢的專業或是學術權威時,一般民眾會因為害怕自己聽不懂、害怕權威言論的不可挑戰感,因而選擇放棄挑戰權威,造成專業權威者壟斷發言權利,甚至開始主導參與式預算整體發展。

當所有發言權被專業者壟斷之後,居民開始產生對於專業的依賴或權力交付,專業者間接成為了會議中的民意主體,成為少數人綁架多數人的情況,造成居民乾脆不來了,從第一次參與工作坊一般民眾至少五位,到第二次兩、三位,再到規則工作坊時只剩專業團體動員的會員來參與,可以明顯的發現當民眾在面對相對專業的人員時,會產生階級區分優劣感,進而逃避與專業者討論或爭論,導致一般民眾乾脆不加入參與了。

專業者在參與式預算的運作中,應該是成為讓一般民眾在知識上的提升引導者,能夠讓民眾在議題中能夠擁有一定的資訊對等,至少不會落入知能弱勢的參與條件匱乏族群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