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我有問題想問你─黃振宇里長(五)

本次為最後一回針對黃振宇里長之專訪,回顧過往,新北市新店區達觀里推行參與式預算最大的困難到底為何?而投票結束之後,黃振宇里長接下來又會有什麼樣的規劃?請見本期專訪。 問題十五:對你而言,覺得什麼是這裡最大的困難?有沒有你主觀認為最難克服的? 答:缺一個群眾交流討論的地方,沒有這個很難推動做參與式預算。因為沒有辦法做面對面討論的空間,居民很難進行公共討論交流,要有這樣一個空間,居民才會有交流的習慣,有交流習慣才有辦法開始討論公共事務。 其實以前這邊的會館是可以供居民交流的,有游泳池、籃球場、律動教室、游泳池、餐廳等等的,所以那時候大家沒事都會在這邊聚集,互相認識、交流公共事務。 但現在要形成這種氛圍蠻難的,因為那邊的公設產權非常複雜混亂,有的地主欠稅不繳結果被查封,也有資產被信託、建商倒掉被法拍之類的。現在這些過去的公共設施都是私人財產,真正的公共設施也只剩下二叭子棧道。 我之前有跟現在會館主人借用過會館,希望做為居民討論的場地使用,可是對方不願意。而我們這邊公設的問題也有反應在參與式預算的提案上,蠻多人提的提案都跟公設議題有關。 問題十六:有沒有打算繼續參與新北市政府後續的計畫?或是有什麼規劃? 答:規劃一直都有,像最近是在做社區送餐,另外也有一些議題性的,像公設議題是我不斷持續在進行中。 利用議題性的問題來團結居民會是一個大方向,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就事情急迫度或是先後順序來說,公社問題是我認為需要先解決的,這個問題解決了,後續再進行規劃。

(全文完。採訪時間:2015/11/02;採訪/撰稿:李元鈞。感謝黃振宇里長撥冗採訪。)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我有問題想問你─黃振宇里長(四)

黃振宇里長在新店區達觀里擔任里長,其實完完全全是一位新手,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中,這樣的新手里長其實不在少數,而身為開啟新北市參與式預算的達觀里里長,在參與式預算上能給其他新手里長什麼經驗分享呢?

新店達觀里參與式預算開票了


問題十一:在推動參與式預算上,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像你一樣的新里長來做,更進一步來帶動其他里長跟進,這部分你覺得呢? 答:過去很多里長因為沒有人跟他們競爭,他們只要按照過去參與選舉的步數,就能繼續坐在里長的位置上,根本不需要去推動什麼參與式預算,因為這太難了,而且對於選票不一定會加分,我自己也是試了才知道這麼難。但這個是好的方向,就算沒有產生明顯的效果,只要是有做的部分,至少居民有參加公共事務的感覺,也能讓他們對於政府的形象有所改觀。透過民眾實際操作後發現其中的困難點、哪些東西能做不能做、會碰到什麼問題,才能理解為什麼有些決策一直不能符合他們的期待,也才能開啟居民針對公共政策進行更深一層的討論。 問題十二:你對那些新的里長或是其他里要推動參與式預算有沒有什麼建議? 答:我覺得,像我自己是從無到有,比較多瓶頸跟困難。基本上只要有心,秉持公開透明、將訊息布達到民眾而已,就不會太困難。參與式預算的本意,就是讓更多人去了解、熟悉並且決策公共事務。謹記原則去做就沒問題了! 問題十三:擔任達觀里將近一年的里長,覺得你和居民的互動上有什麼轉變嗎? 答:剛開始比較生疏,現在有比較熟識,只是大體上還是生疏的。就是我跟大家都不熟,不過要找居民出來討論開會,他們還是會願意出來的。平常大家見面會打招呼,有事情就打電話,網路方面的請託也有變多,像是議題性的討論之類的,都會在網路上做延伸。 問題十四:了解這邊住戶的型態、狀態嗎? 答:這邊才二十年,所以都是搬來的。只有住的久或短。之前會館還在就已經居住的居民,現在還是會聚在一起,有小型社區班(瑜珈班之類的),少數熱愛旅遊的居民也會自己組團。在來就是社區內散步的!網路面也會有其他交流,像我創的line群組也稍微有些交流,可是我這邊盯比較嚴。怕一直有訊息有些人會退群,所以原則上還是以公共事務為主。閒聊其實還好,最怕的是一直貼奇怪的貼圖、訊息之類的。這邊的學生上下課麻煩了點,只能家長接送或坐公車下山再走去學校。 像我們這種社區型的里,其實蠻少人再討論這些社區問題;而傳統型的里,聊天氛圍比較活躍,但是很少人願意解決事情。而我們達觀里這邊有能力的人多,只是大家討論意願很低,都要三番兩次地去跟大家講。 核心問題還是公設議題,目前影響最廣的是自來水、最不便的就是公共設施已全面私人化。這個牽涉到法規,所以很麻煩。
(待續)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我有問題想問你─黃振宇里長(三)

本期的專訪,我們延續上一期的問題,更深入地來了解,參與式預算的推動上,政府單位的作為到底能夠帶來什麼幫助?侷限是什麼?而民眾在投完票之後的反應又是如何?還有什麼不足或遺憾之處呢? 問題九:跟新聞局的合作上,有什麼你覺得是有實質幫助、或是還缺少的部分? 答:像是8/23的說明會,就是請新聞局協助。當天有參加的里民都有許多心得上的回饋,不過我認為整體的時間還是需要再拉長一點,畢竟民主的成果是不可能因為一次說明會就能看見。 另外,新聞局在對媒體佈達的部分幫了很多忙,很多里民是透過電視才知道里上正在實行參與式預算,因為媒體曝光了,進而開始產生榮譽感或向心力,對於參與的動力也就跟著提升,所以有一部份投票效果是因為媒體曝光才出來的。實際上,參與式預算的核心便是人拉人,是一個群眾的凝聚力,不過達觀里這次在凝聚力上則是靠媒體來補強。所以新聞局在這幾個部分,以及幫忙串聯市府其他單位,並調整、優化了我們整個流程,是對這次我們推行上最大的幫助。 問題十:接下來的部分,要開始準備動工。有沒有想過要怎麼樣居民參與?人數預期? 答:會勘會來的人其實很少,因為大部分的里民會有一種「投完票就結束了」的感覺,所以在後續的參與動員是比較困難的,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一次性的活動或是議題,而是一個長遠永續的民主發展方向,不過現階段的狀況確實是如此。但會勘的資訊我已經有公布給里民,我自己也希望大家能夠自發性的來參加後續的會勘。 參與人數大約五位吧?因為大部分的人很樂意網路討論,可是當要他們特別出門到現場就會有很多困難,所以我自己預期是會來五位。其實五個人算多了,而且提案人我有跟他們說要來,但不是提案人的居民有一兩位我都覺得不錯了,一般來說不太會有人願意參與。譬如以洗排水孔而言,一般人的關心程度可能只到「我認為應該要洗排水孔」這樣,但要進一步討論怎麼洗等等的細節,普遍是不在意的,而且也可能會受限很多技術或是知識等等。 參與式預算到一個程度還是要看現實面,而非理想性。理想中當然是鼓勵全程參與,營造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氣氛,但是一般人很少在意細節的,細部也不覺得需要是需要學習的,大概知道要做哪些事情就好,綜觀各國經驗都是這樣,大家投完票就覺得這個活動結束了。 而且我們投票前至少也醞釀了幾個月,包括媒體曝光、社區宣傳等等,投票也至少進行一個禮拜,可是還是有人連公告都沒看到。這些問題都需要改進檢討,畢竟我們總是要繼續做下去,至少我們有努力往這個方向去做。
(待續)